您好,欢迎来到井冈山市茨坪理想信念培训基地官方网站!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2)

  

“好在苦惯了”

对于井冈山时期红军的艰苦生活,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提到:“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大家不叫苦,不怕苦,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首脍炙人口的红军歌谣,道出了他们的心声: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

当年警卫龙开富回忆:“毛委员和战士一样艰苦,战士们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战士们穿什么,他也穿什么,不同的是他有很多书、报纸、文件。他只有两套单衣,一套穿着,一套放在包袱里,平时做枕头用。冬季,井冈山很冷他的床上只有一床夹被”。

红军战士张令彬回忆说:“在井冈山时期,生活是十分艰苦的。牛头就是虱子。红军战士没有一个没有虱子的那时到一个地方,住一晚就是一个很好的休息。我们经常一走就要走百多里路,还要同民团、挨户团打仗。睡觉从来没有脱过衣服,也没有脱过草鞋。战斗生活十分紧张,洗澡洗衣服是不容易的事”。

红军战士杨至诚回忆说:“我们在井冈山的岁月中,从毛党代表、朱军长起官兵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每天吃的是南瓜和红米,有时红米都吃不上,只吃到南瓜,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菜钱,有时连油盐都吃不上。由此可以想见那时我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但是同志们对于井冈山的艰苦斗争是有信心的我们的心情都是很偷快的。记得在1928年的冬天,我们还是穿着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从军长、党代表起,都是一样苦,因此士兵们没有什么怨言。

1987年,《共和国之魂》剧组在采访红军女战士彭儒后,在《共和国之魂》中写道,由于井冈山军民之间的关系很快融治起来,百姓们热情地表示:宁愿我们自己苦一点,也不能叫自己的军队冻着、饿着!井冈山的农民在山腰和山脚的小平坝上,辛辛苦苦地开出了一小块的田地。庄稼收成虽然不算坏,但是,十多个村庄,产谷不满万担,两千左右的男女老少除他们自己吃用外,所剩也就不多了。

但对于军队来说,要尽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负担,否则时间久了,会使军队脱离群众。无论是官是兵,每人每天只发五分菜金。官兵买油、买盐、买菜就靠这点钱。但有时候,这五分菜金也保障不了,因此买菜只能便宜的买。生活虽然艰苦,同志们却也乐观,一吃饭就要唱:“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稍打光。冬天,山高风大寒风刺骨,而且经常雨雪交加。许多战士没有棉衣穿,只穿着破烂的单衣、夹衣;有的没有草鞋穿,只好打赤脚;每人只有一条破军毯或一床夹被,难抵风寒。为了使夜晚能稍微睡上一会儿,大家开动脑筋,弄些稻草装在夹被里,效果还真灵,同志们高兴地叫它“金丝被”。每到晚上,只要一钻进被窝,他们就会唱起: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战土王云霖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不仅医药器材缺少,在吃的方面睡的方面也很困难。那时伤病员吃的是红米南瓜,有的战士说: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有时吃竹笋,战上们把它比做牛肉干在井冈山上,我们确实是很艰苦的。以后,到了中央苏区,条件就略有好转。

当时官兵生活一个样,除了指挥权以外,都不分官兵。

红军女战士曾志回忆说:“毛主席安排我到井冈山上的红军后方留守处工作”,“后方留守处位于大井”,“100来人差不多天天吃的都是辣椒干拌盐泡的汤好的时候才能吃点南瓜,那时能吃上南瓜,就像吃肉一样。所以当时红军战士有个歌谣:红米饭,南瓜汤,吃起来,喷喷香!这是红军战士对美味的南瓜出自内心的颂扬”。在山上,穿的、盖的比吃的更困难。1928年8月,井冈山细雨蒙蒙,浓雾重重,空气潮湿得很。上山后曾志和那些有病的同志挤在一间房子里。泥土地很潮很脏,大家就用剥下的杉树皮,铺在地上当床板,盖的很少。曾志当时有一床夹被子,算是很不错了。有的同志连夹被都没有,就用禾草往身上盖。为了御寒,他们白天轮流到山上打柴,晚上就在屋子中间烧一堆火,大家围着火睡觉。至于穿的更是五花八门,大家穿什么的都有,前方打了上豪,就给后方留守处送来一些穿的,有男人穿的长袍马褂,有女人穿的衣袖很宽

很大还镶着花边的女衫,总之,什么颜色的都有。当时的同志为了御寒,也不管这些,有什么就穿什么。有时为了劳动起来方便些,用根草绳子在腰上一系,这样还挺精神呢!